如何對工程質量監督者實施有效監督
發布時間:2013-06-25 新聞來源:一覽監理英才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進行著工程建設,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建成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工程項目。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質量機構從不為人知到贏得社會認可,已成為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中流砥柱”。目前,絕大多數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能依照工程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要求,嚴格履行監督職能,不斷加強管理,推進我國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高。但也有少數監督機構法制意識不強,不能適應不斷深化的工程質量監管工作要求,不能充分履行政府監督的職能,監督工作不能達到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的要求,監督檢測手段還不夠完善,監督機構和人員的自身素質還有待提高。
如何對工程質量監督者實施有效的監督?建設部2007年出臺了《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考核管理辦法》。該辦法出臺已4年多,各地對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的考核也日趨完善,但通過2011年參與襄陽市監督機構考核工作,針對考核中暴露出目前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存在的一些問題,談一談對工程質量監督者實施有效監督的看法和建議。
1 當前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存在的問題
1.1 部分監督機構發展停滯不前,監督能力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發展需要。
當前,建設規模不斷擴大,超高層、深基坑、大跨度、高難度的工程越來越多。而由于國家取消了監督費,監督機構的人員工資及工作經費在很多地區無法保證,監督機構領導層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基本經費保障上,沒有能力從監督機構的長遠發展上考慮引進人才、增加職工培訓、購置監督抽測設備、運用信息手段服務監管工作,使得部分監督機構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監督工作的需要,無法很好的履行政府質量監督職責。
1.2 監督人員不足,所學專業不配套。
以襄陽市為例:2010年全市持證監督人員還有83人,而2011年卻僅有64人。監督業務量在增加、難度在增大,而監督人員卻因各種原因在不斷的減少,這與當前我們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要求是及不適應的。而且在持證監督人員中,大部分所學專業為工民建或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水、電、智能化等安裝專業人員匱乏,已成為監督機構亟待解決的難題。
1.3 監督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部分監督人員現有素質不能保證政府監督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
一是監督人員知識面普遍較狹窄,大多數掌握施工驗收規范,對檢測、設計等規范不甚了解,且施工驗收規范中也只熟悉常用砼及砌體規范,對地基基礎及鋼結構的規范學習較少,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則繞著走;
二是對國家與建設工程有關的的法規、規定掌握不全面,理解不透徹,難以及時糾正和處理建設工程質量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部分監督人員養成一些不良工作習慣和工作作風。如部分監督人員到作業面檢查時不帶圖紙,不帶必要的檢查工具;有的監督人員只查實體質量,不查工程技術資料,更不用說檢查參建各方質量行為;絕大多數監督人員監督方式方法仍然采用定點檢查等傳統做法,體現不出巡查,抽測等監督模式;有的監督人員監督工作無監督記錄,或者監督記錄后補,別人代做;監督檔案不完整、不及時,檔案記錄前后矛盾,必查的部位沒有檢查,監督檔案監督記錄用語不規范,張冠李戴;監督檔案中檢查發現記錄的問題,而沒有該問題是否處理的監督檢查記錄,形成不了閉合資料。諸如此類的問題,是由于對監督人員缺乏形之有效監督,形成了一些不良工作習慣和工作作風,這些不良習慣有損監督隊伍形象,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2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對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的日常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內部缺乏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監督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夠。
質量監督人員是一個特殊群體,要求這一群體是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具有自我約束的能力,經得起社會誘惑,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來完成政府賦予我們的監督職責。這一群體常年在施工現場檢查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行為和工程實體質量,糾正和處理建設工程質量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具有政府監督性質。而目前,對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管理是依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和《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和人員考核管理辦法》,對機構和人員的考核則是每三年一次,沒有形成常態化的有效管理。同時,長期以來,監督機構的事業單位性質使得監督人員認為自己是捧著“鐵飯碗”,干好干壞一個樣,工作中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缺乏工作熱情和責任意識,造成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事業單位體制缺乏競爭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因此要調動監督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必須“變死水為活水”,打破現有格局,引入競爭機制。
2.2 監督機構體制的制約。
目前,絕大多數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都是事業單位性質,對于一些急需的高技術、高學歷專業人才無法解決計劃、編制及高薪等問題,也無法淘汰部分素質不高,不適應監督工作的監督人員。一些優秀人才均在設計、施工及中介企業內,這樣對原有監督人員沒有壓力和動力,勢必影響監督隊伍發展。
2.3 建設規模的迅速擴大,使剛剛發育的建筑市場矛盾迭起,急劇膨脹的勘察、設計、施工隊伍和開發單位等建筑市場主體總體技術水平下降,管理脫節,工程建設單位缺乏自我約束;勘察、設計、施工單位內部管理失控,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監督人員所受監面積由3萬平方米增加到30萬平方米有的甚至上百萬平米等等,這些矛盾使得監督人員疲于應付。沒有精力潛下心來鉆研業務,提高自身素質,整理自身監督檔案,監督工作蜻蜓點水,有的跨專業開展監督工作,如房屋工程監督人員要求監督市政工程,這勢必造成監督工作質量下降。
3 措施建議
3.1 實施高門檻準入制度。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是一項技術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才能完成政府賦予的監督職責。當前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的從業人員均已實施國家注冊資格證制度,提高了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質量監督的從業人員也應該借鑒參建各責任主體,實施國家注冊資格準入制度。目前從事監督工作的監督人員中,部分監督人員也已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一級建造師資格證等,其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明顯高于其它人員。建議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做法,推動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程師資格制度,或監督人員必須取得一級或二級結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師等資格證,所有監督人員必須持相應注冊資格證上崗,對監督人員實施高門檻準入。這樣既可以促進監督機構引進或培養專業人才,又可以淘汰素質不高,不適應當前監督工作需要的監督人員,有利于提升監督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3.2 加強繼續教育,不斷提高監督人員素質。現有事業單位體制下,挖掘監督人員潛力和提高監督人員素質,一方面靠監督人員自身在工作中的經驗積累,另一方面則要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繼續再教育培訓。當前,建設工程向大體量、超高層等上發展,監督人員素質需要與之相適應,這需要學習更多業務知識,正確理解規范和標準,因此主管部門應在組織繼續教育培訓的質量上狠下功夫,要求監督人員每年接受必要學時繼續教育,使監督人員從繼續教育培訓中盡可能擴充知識,提升業務能力。
3.3 在監督機構建立內部工作制約機制,實行“監驗分離”模式。“監驗分離”是指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監督方案制定人員與質量監督人員相對分離,過程監督人員與竣工驗收人員相對分離,行政處罰人員與質量監督人員相對分離。將原來的監督計劃由監督該項工程的指定監督員制定和實施改為由科室統一制定,并根據監督要求,隨機組建監督小組分配任務,完成單項監督工作,并將完成工作具體情況輸入微機以供下一輪的監督任務分配。監督方式由監督員固定監督改為過程監督與驗收監督相對分離、相對制約。對工程實施集體監管,監督人員、抽查人員、驗收人員不固定,形成內部相對分離、相互協作、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進而有效的避免傳統監督工作模式的一些弊端,推進廉政建設。
3.4 采用定期考核與不定期巡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監督機構及監督人員工作進行檢查。當前,各方責任主體質量行為是受包括質量監督機構在內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對他們的行為分為日常監督檢查、專項監督檢查和省級和國家級抽查等。各方責任主體行為是在一種受控狀態下。我國現行制度對質量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每三年考核一次,其明顯監管不足,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巡回抽查,實行“不定時、不定點、不定人”的巡回抽查制度,使得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處于受控狀態,通過檢查糾監督過程中一些不良行為,提高監督隊伍素質。
3.5 實行監管手段信息化,使監督人員從傳統的監督模式中解脫出來,借助網絡平臺,實施更為有效的重點監管。
目前監督機構普遍面臨著人手少、任務重、要求高的實際困難,因此我們只有發揮信息化管理的強大優勢,研發和啟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協同服務平臺,才能使監督人員從原有的每日奔波于各工地的實地監督工作中解脫出來,通過視頻技術、網絡傳送技術等,讓監督人員能夠及時掌握施工現場的隱蔽工程和進度的情況,變以前被動的等待為主動的、有針對性的監督。而施工、監理單位因為不知道哪個監督人員會在什么時間檢查哪個隱蔽工程或哪道工序,為了保證在系統中沒有不良行為的記載,就必須對每一個隱蔽工程、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監督機構的分管及主管領導也可以通過網絡管理系統,隨時掌握其監督人員所監督工作情況,哪個監督員什么時間在哪個工地,系統中會有詳盡的監督記錄,便于對所轄區域監督人員的管理。
與此同時,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省、市級監督機構也可以通過監督管理協同服務平臺,隨時掌握下一級監督機構的工作開展情況,從而真正做到對“工程質量監督者進行有效的監督”。
只有監督人員提高自身的素質,自覺履行監督職責;監督機構實行“監驗分離”的有效內部制約機制;并通過監督管理協同服務平臺實現時時監控,才能形成對工程質量監督者的閉合監管模式,從而“對工程質量監督者進行有效的監督”。而所有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監督機構工作水平的提高,促進監督人員的素質完善。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只有與時俱進,及時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斷完善和改進自己的監督管理模式,朝著依法監督、科學管理、保證質量的方向不斷努力,才能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