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缺乏可移動建筑規范 面臨標準缺失尷尬
發布時間:2013-12-30 新聞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建筑物一般會有標準,從而規范何為安全、何為不安全。然而,在可移動建筑領域,中國卻面臨著標準缺失的尷尬。
“對于臨時或者可移動建筑,中國還沒有形成行業標準或者法律規范,企業靠的是自覺性。”全球最大的可移動建筑制造商勞斯伯格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奕濱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可移動建筑經常運用在大型賽事、救災、展覽、篷房等領域。隨著電子商務、汽車工業為代表的消費市場快速崛起,大宗商品和高端制造行業迎來增長機遇,催生了物流和倉儲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可移動建筑及倉儲系統因具備經濟性和靈活性,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大型倉儲中心、工業園區、機場及貿易港口。
據陳奕濱預計,未來五年到十年,全球可移動建筑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增速將達30%,而在中國將達60%。
2008年奧運會時,勞斯伯格與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公安局等曾經做過一個奧運期間臨時設施的指導意見。據了解,這一臨時標準,主要是針對奧運會整個賽事期間的臨時設施,比如篷房、臨時設備、臨時屏幕、電線等。
陳奕濱說:“我本以為,北京奧運會的標準做完之后,能夠推動行業標準的出臺,但是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與中國相比,德國在可移動建筑領域有非常詳細的標準。據陳奕濱介紹,和固定建筑的標準類似,德國對可移動建筑的抗震、抗風、抗雪、穩定性等都有一系列規范。
“在中國開展業務時,我們是按照德國的工業標準要求質量和安全的。希望中國的政府部門或者行業協會盡快建立中國臨時建筑或者可移動建筑的行業標準,以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陳奕濱說。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