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諾獎得主預言中國房價下跌或成真
發布時間:2013-10-17 新聞來源:中國證券報
現實經濟世界遇到的難題需要在理論界獲得突破,以找到可靠的技術手段,近幾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對象充分支持這一點。今年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獎授予了奠定資產價格認知理論的三位經濟學家,這三位經濟學家中,尤金·法瑪的理論假說是“有效市場假設”,即資產價格迅速反映一切市場信息;而另一位獲獎者羅伯特·希勒則是行為金融學的重要奠基人,他強調心理因素(如動物精神)的作用,認為價格中充滿誤導性的“噪音”,市場并非是法瑪所說的有效市場,但在中長期內是可以預測的;第三位獲獎者拉爾斯·彼得·漢森則否定簡化的、無摩擦的模型,在發展標準風險模型方面具有重要貢獻。
今年是以雷曼兄弟破產為標志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五周年,將諾獎頒發給上述三位研究資產價格定制和趨勢分析的經濟學家,不僅凸顯了需要全面反思過去10年全球普遍性的資產價格上漲,以及與本輪危機爆發的關聯性,而且凸顯了近年來資產價格決定機制、演變趨勢異常復雜的現實,需要完善原有資產定價模型的原理和更新影響因子,學術領域的創新亟待突破。
在金融危機爆發5年后,主要發達經濟體復蘇前景不明朗,很多國家仍舊在糟糕的經濟泥潭中掙扎,而新興市場國家正在經受增長乏力、結構性問題嚴重,而主要經濟體的資產價格(股價、債券價格和房價等)卻完全背離了宏觀環境和資產價格模型所能解釋的波動區間,而出現了嚴峻的錯誤定價趨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走勢,原有的資產定價理論無法給出信服的答案。正是基于此,諾獎委員會將獎項授予上述三位經濟學家,希望能夠融合對市場規律的探尋、資產定價機制的創新等理論和資產價格波動趨勢預測的實證方法論,意在再造新的資產定價理論體系,用心可謂良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政府刺激是各國經濟政策的主題,可以說,如果沒有各國政府的刺激,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難以出現象樣的復蘇跡象,各國的資產價格也不會出現無法預測的、脫離經濟環境的反彈,而中國城市的房價更不會出現逆經濟周期、逆收入增長、逆體制性和結構性制約下的上漲?梢哉f,近年來資產價格波動迷思,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原有的、基于市場規律作用的資產定價機制中,政府因子作用的范圍在擴大、作用的原理難以捉摸所致。
政府的經濟決策考慮因素很多,包括短期的經濟增長、選民的呼聲、政客的利益等等,這讓資產價格的波動遠遠不是計量模型所能夠預測的。政府的政策是改變經濟主體的預期,但是正如羅伯特·希勒所言,公眾對經濟的基本面會有自己的認識,對政府故意做出的樂觀表態會有自己的理性預期,所以政府不太可能“騙出一個好的均衡”。
反而,政府的刺激政策會扭曲經濟主體的行為,突出的就是利用政府“擔責任”而激發嚴重的道德風險,而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歐洲債務危機的爆發,從源頭上來講,就是政府干預造成的。前者如政府激勵銀行為本不具有購房能力的人提供貸款,刺激房價及其衍生金融產品的非理性上漲;后者如政府為選民承諾遠遠脫離財政實力的高福利,造成債券價格的非理性波動等。
中國的房價之所以脫離城市居民收入、城市化和人口紅利等因素,一個原因就是政府的干預,這讓屢次預測中國房價下跌的經濟學家大跌眼鏡。因為他們是用城市居民收入、城市化和人口紅利等一般決定因素來構建中國房價分析機制,并得到中國房價上漲不可持續的結論。但是,與其它國家相比,我國政府介入經濟(如房地產)的機制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量化,這是國外經典資產價格計量模型所無法預測的根本原因。當然,這也是諾獎表彰拉爾斯·彼得·漢森在否定簡化的、無摩擦的模型和發展標準風險模型上所作出的貢獻的主要原因。
但是,正如諾獎委員會對于羅伯特·希勒基于行為金融理論所提出的“資產價格在中長期內是可以預測的”這一觀點的認可,羅伯特·希勒認為中國的房價在中長期內必然會下跌,因為人的本性(動物的精神)在全球是相同的。目前,中國各大城市所洋溢的樂觀情緒與2005年的美國是一樣的。大多數人認為,即便是房價下跌,也是軟著陸。但是,美國的房價還是出現了超過30%的下跌,部分區域下跌過半。
近年來,在全球各國政府的刺激下,美國房價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反彈,而中國房價更是飛速上漲,這是諾獎經濟學家沒有預測到的,但正如羅伯特·希勒所證實,從長期來看,政府無效干預的影響必然會體現在房價下跌中。在中國,正如一些地方造城運動引起的房價下跌已經在發生,諾獎獲得者關于房價下跌的預言在未來也不得不防。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