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條高速公路江底隧道錢江隧道將在年底建成
發布時間:2013-09-09 新聞來源:一覽監理英才網
186年前,英國人布魯諾爾發明了世界第一臺盾構機,用于當年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隧道工程的建設,開創了盾構法隧道的先河。
2009年12月26日,在世界三大涌潮之一的發生地——錢塘江,一臺世界最大直徑的江底盾構機隆隆啟動,開始由錢江南岸向北岸進發!這天,錢江隧道工程建設邁出重要一步,杭州交通公路發展史也迎來了重要一刻。
2013年7月,經過數千名工人的艱苦奮戰,錢江隧道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它與上海長江隧道一起,并稱為世界上最大直徑的隧道。
作為浙江省首條高速公路江底隧道,錢江隧道是浙江省繼寧波跨杭州灣大橋、嘉紹跨杭州灣大橋之后又一交通重點工程。隧道全長4450米,估算總投資35.6億元。將于今年年底竣工。屆時,杭州及蕭紹地區的發展,將搭載上這條大動脈,與長三角和東部沿海共同脈動。
盾構顯威力 江底成通途
錢江隧道,地處著名的觀潮勝地海寧鹽官鎮上游約2.5公里,左岸位于海寧市轄區,右岸位于蕭山區。
記者來到錢江隧道位于錢江南岸的建設現場,隧道主體結構部分不久前剛剛完工。
隔著烈日走進隧道,一股夏日難得的涼意迎面而來,讓我意識到,我已在錢塘江的滔滔江水之下。穿越3200米的江底,打造這條橫斷面15米、雙向6車道的世界超大隧道,必須依靠盾構機。
上海隧道股份負責該工程的項目常務副經理劉寬介紹,錢江隧道采用的盾構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構,直徑達到15.43米,有5層樓高,總推力達到20.3萬多千牛,總重量為3500噸,它是一只巨大的鉆頭,以每天10米的速度,縮短錢江兩岸的距離。這臺超級盾構機一路前進,鉆出一個相當于3個地鐵車道寬的隧洞。
江底行車,安全設計非常重要。錢江隧道與眾不同之處,在于行車道下方,專門設置了一條3米高的安全通道,每80米遠就有一個入口,一旦隧道內發生險情,人員可以從安全通道離開,救援人員也能從通道快速到達現場。
“目前風險最高的部分已經完成,主體結構基本完成,10月份要進行各項調試,11月份具備通車條件,年底要正式投入使用。”劉寬說。
不久前,工程人員做了一個測試,開車從隧道行至對岸,進入時速80公里的隧道,只要3分多鐘,就能穿越錢塘江。
經過4年多的施工,錢江隧道已經完成了90%左右。作為工程現場的主要負責人之一,2008年1月開工至今,劉寬一直都“生活”在工地,過著“白加黑”的日子,現在,他和工地上300多名工人一起,在為錢江隧道的施工做最后的沖刺。
荒地變熱土 勞動創夢想
隧道入口,矗立著一座37米高的通風井,這是錢江隧道最重要的配套設施之一,一臺55千瓦的大型風機正在井內工作,不斷將新鮮空氣送進這條4.45公里長的隧道。
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下決心建造一條大型越江隧道。因為錢塘江的地理因素,限制了蕭山臨江地區的發展。
2007年10月,工程剛剛啟動的情景,還都深深印在安全主管孫偉的腦海里。站在高聳的通風井旁,他向我講述他與錢江隧道工程的“第一次”。
“我是最早來工地的五六個人之一,當時這里除了連片的魚塘,什么也沒有,沒水、沒電,無人居住,晚上沒有燈,滿天星星,最近的小鎮頭蓬,遠在10公里之外。”
能陪伴這些建設者的,只有孤獨與堅持。
有人就能改變一切,有人就能創造夢想。從臨建開始到全面開工,錢塘江南岸這塊荒地成了勞動者們的熱土。
到今年年底隧道工程竣工,孫偉就在這里待滿6年了。因為負責安全,他來得最早,也會走得最晚。“只有當工程施工人員全部撤出,安全才能畫上一個句號,哪怕有一個人,我們都不能走。”
大江東新城 發展迎契機
錢江隧道建成后,穿過錢塘江只需3分鐘。錢江隧道和南北接線一起,連接滬杭、杭浦、杭甬、杭紹甬(規劃中)四條高速公路,所需時間都將大大縮短,杭州、紹興、嘉興等錢江兩岸三市都將緊密聯系在一起。
屆時,杭州繞城東段的交通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蕭山國際機場的輻射能力將大大增強,地區經濟也將隨著錢江隧道和錢江通道的啟用而迅猛發展,促進環杭州灣金融、貿易、教育、科技、文化等產業的發展。
這條“黃金通道”,會讓大江東新城受益匪淺。
浙江首條高速公路江底隧道年底建成
2009年啟動的大江東新城,總規劃面積410平方公里,將著力發展空港經濟、現代物流、先進制造業、電子信息等產業,蕭山國際機場、杭州灣出海碼頭,都在這座新城內。大江東新城的模板,是未來“杭州的浦東”。
今后,從大江東新城出發,沿錢江大道,穿錢江隧道,去嘉興、上海、紹興等地都十分便利。蕭山至錢江以北,不用再從杭州繞行了,上海與蕭山的距離也將縮短70公里,這條隧道將成為蕭山、紹興部分地區與嘉興、上海及江蘇東南部溝通的最便捷通道。為發展長三角經濟圈創造良好的交通條件,優化投資環境,有力地推動環杭州灣產業帶建設和開發,對于杭州、蕭山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