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市民化需要雄厚財力支持
發布時間:2013-08-22 新聞來源:中國證券報
盡管農民工市民化的途徑可以因地制宜地探索,但由于農民工市民化任務的艱巨性,在推進中還需要更多宏觀層面制度的配合。
比如,農民工市民化實質就是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即農民工要逐漸享受與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和各項權利。但從報告的相關數據來看,農民工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還很低,如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雖然近年來有所提高,但比例卻分別只有14.3%、24%、16.9%、8.4%和6.1%。
而若要解決以上農民工社會保障缺失問題,即使按照目前每人10萬元的平均支付水平,就需要至少26萬億元。這顯然需要政府以及有關方面做出相當大的努力,如需要盡快明確中央政府、農民工輸入地(城市)、來源地(鄉村)和農民工自身四個主體的責任,建立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務成本分擔機制。
再如,農民工就業穩定性差也直接制約了農民工市民化的發展。近年來,農民工從事建筑業就業的比例在逐年遞增,從2008年的13.8%上升到18.4%,而從事制造業的比重則趨于下降。考慮到建筑業就業不穩定、不平等、權益沒保障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建筑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占1.5%,遠高于其他行業;建筑業未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達到75.1%;建筑業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障的比例也最低,實際上這都不利于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
上述因素雖然有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性,如近年來建筑業繁榮刺激農民工需求增加,以及我國各地普遍利用中央政府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加大基建和刺激地產投資,但隱患在于這種發展的不可持續性,未來基建和地產投資增速的放緩也會明顯影響農民工就業。
因此,這就需要各地因勢利導推進當地特色產業發展,為農民工提供更多穩定的就業機會,這也需要各地簡政放權為農民工創業營造更為市場化的商業環境。而與此同時,農民工的自身素質也必須得到提高,如目前農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只有25.6%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大多數也沒有參加過任何技能培訓。
可以預期,為更好地促進農民工市民化的發展,這些任務和要求也都將在城鎮化規劃意見中得到體現,也期待著其能成為加速我國農民工市民化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劑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