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開工20年 專家回應八大爭議
發布時間:2013-12-18 新聞來源:瀟湘晨報
12月14日,是三峽工程開工20年紀念日。
20年以來,三峽樞紐成功運行10年,連續4年成功實現175米蓄水,蓄水改善了庫區航道條件,收到了防洪效益,對發電、航運也有很大貢獻。
但三峽工程從論證階段到運行10年,始終是輿論的焦點。泥沙淤積情況怎樣?西南大旱和三峽工程真有關系嗎?
記者采訪了權威專家,并走訪了三峽壩區、庫區及下游多個地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試圖梳理解讀籠罩在“三峽工程”上的焦點問題。
泥沙淤積埋大壩?
研究證明三峽入庫泥沙量持續減少
有媒體2011年報道,在三峽工程建設以前,對于長江上游的泥沙將大量淤積在大壩內的問題,已故中國著名的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黃萬里認為,長江上游最重要的造床料為礫卵石。若建了大壩,每年上億噸的卵石將無法出川,而在上游淤積起來。面對泥沙問題,三峽水庫采用“蓄清排渾”的方法,即在汛期時加大排水量使渾水出庫,在枯水季節大量蓄積清水,以此減少泥沙在水庫內的淤積。根據中國工程院2013年《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評估綜合報告》,自三峽水庫開始蓄水以來(2003年至2012年),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水庫上游來沙減少趨勢仍然持續,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庫懸移質輸沙量為1.83億噸,僅為1990年前均值的38%。三峽水庫泥沙入庫量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
地質災害因水起?
8成災害出現在蓄水頭年,后漸趨平緩
據三峽集團副總經理張誠介紹,自2003年開始初期蓄水以來,近壩段干、支流的天然庫岸和已防護好的人工堆積庫岸均未發現較大規模的滑塌等變形現象,岸坡整體穩定性較好;局部出現了小范圍變形與調整等正常的庫岸再造現象。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9月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至2012年8月31日,三峽工程庫區共發生新生地質災害險情401起,其中湖北庫區112起,重慶庫區289起。
統計數據顯示,這401起地質災害險情中,絕大部分發生在試驗性蓄水第一年(2008年),占總數的83%。此后,隨著庫岸逐步趨于穩定,地質災害發生率銳減,并漸趨平緩。2008年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地質災害“零傷亡”。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陳厚群院士表示,庫區近年來城鎮規模和人口的擴展,土地開發建設致災危險性不容忽視,對地質災害防治仍需高度重視。
蓄水誘發大地震?
不可能觸發汶川地震等西南強震
有媒體報道,2012年3月13日下午,水利部原副部長、三峽樞紐工程驗收組專家組副組長索麗生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表示,根據目前監測的結果,三峽水庫誘發地震完全在預計之內。
索麗生說,三峽工程論證時已預測,最強的可能誘發地震是6級,于是三峽大壩按7級以上的抗震來設計。
對于汶川地震、蘆山地震等西南強震是否由三峽水庫誘發,專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在青藏高原北部邊緣的龍門山地震帶,屬地下深層次板塊碰撞的結果。而三峽大壩所在的黃陵背斜屬于揚子準地臺中部的上揚子臺褶帶,兩者所處的區域構造條件截然不同,完全沒有區域構造上的聯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曹廣晶說:“三峽水庫蓄水是不可能觸發汶川地震的。”
誘發極端天氣?
未發現極端天氣與水庫蓄水有直接聯系
三峽水庫蓄水以來,正好是庫區及其周邊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的時期:2006年川渝大旱、2009至2010年西南地區干旱以及2011年長江中下游冬春嚴重干旱等。有觀點認為,三峽原本是四川盆地的一個缺口,三峽大壩的修建阻斷了原本自然形成的水汽循環,導致各類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三峽大壩阻斷大氣環流影響周邊氣候”。
“大氣環流的垂直高度為3000米,三峽大壩高度僅180多米,三峽大壩根本不可能阻擋或阻斷大氣環流。”中國三峽集團總經理陳飛說。
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近年來三峽庫區及周邊地區的極端天氣氣候,與東亞大氣環流、海表溫度變化以及青藏高原熱力異常等因素的關系密切,但與水庫蓄水未發現直接聯系。
兩湖喊渴伏危機?
蓄水導致長江干流水位下降,兩湖出水量增加
今年10月24日8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21.41米,比歷年同期均值偏低4.50米,同年11月5日8時,鄱陽湖標志性水文站點星子站水位為8.23米,持續逼近8米的極枯水位。專家表示,每年秋冬季節兩湖都會出現枯水,但今年枯水時間提前,情況也更嚴重,一些觀點認為這與三峽蓄水有很大關系。在湖南、江西省內,希望在洞庭湖和鄱陽湖湖口設閘攔水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三峽蓄水后攔蓄了部分泥沙,使下泄的水更清了,這對緩解洞庭湖的泥沙淤積情況十分有利。”三峽工程試驗性蓄水階段性評估項目組組長、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沈國舫院士說,鄱陽湖的情況略有不同,洞庭湖和長江是互相換水的關系,但鄱陽湖更多是湖水外泄。三峽每年蓄水期間,水庫下泄流量較天然流量減少,大壩下游干流水位降低,使得鄱陽湖湖口出流量增加。
中國工程院的評估報告認為,“三峽水庫調度對洞庭、鄱陽兩湖水資源利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汛后蓄水期間,長江干流水位下降,經荊南三口進入洞庭湖的水量減少,兩湖出湖水量增加,枯水期提前,枯水位降低,對灌溉、供水及生態環境用水產生一定影響。”
珍稀物種今安在?
陸生動物可自由遷徙,對水生動物已建保護區
三峽工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專家認為,三峽建壩后,在600余公里長的水庫內,流速減緩,泥沙沉積,餌料生物組成發生大的變化,使原來在該江段棲息的喜激流水生生物種類不能適應,將向上游遷移。三峽地區不再是長江干流魚類的生態環境分界線。
2009年,有媒體報道稱,時任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馬毅認為,長江久負盛名的“四大家魚”因三峽大壩建成蓄水,魚苗發生量驟減了90%。
從陸生生態系統來看,三峽庫區陸生脊椎動物不僅可以主動遷離庫區,而且在庫區以外有廣泛分布,不存在滅絕的危險。
從水生生物看,三峽工程影響區內共存在6種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包括白鰭豚、白鱘、中華鱘、達氏鱘、江豚和胭脂魚。對此,我國先后設立了河口中華鱘和白鱘幼魚保護區、葛洲壩壩下中華鱘保護區、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等,并實施中華鱘的人工繁殖和幼魚放流。
黃金水道攔腰斷?
已采取措施拓寬船閘通過能力
近年來,三峽大壩船閘時常出現大批過壩船舶待閘的現象,不少人開始懷疑三峽工程對長江黃金水道的影響。2010年,媒體報道說,三峽船閘的設計通過能力預計3年內便將飽和,三峽船閘將成為長江“黃金水道”的新“瓶頸”。
“船太多了,過三峽船閘的等候時間越來越長。”媒體援引民生輪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興高的話說,一艘貨輪光是在三峽船閘處排隊等候就要花差不多20個小時。
三峽集團公司近年來先后采取了156米水位下船閘四級運行等拓展船閘通過能力措施,逐步提高過閘效率。2008年至2012年試驗性蓄水期間的年均通航率為96.25%,高于84.13%的設計指標,相當于每年多運行了1000余小時。專家表示,要推廣和普及船型大型化、標準化、系列化,提高閘次利用率,增加平均每閘次船舶載重量,進而提高通過能力。
壩下河勢會“巨變”?
崩岸意料之中,但河勢總體未巨變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隨著三峽水庫蓄水運用,荊江河段的枝城站、沙市站和監利站蓄水后的平均含沙量,分別比蓄水前多年平均值減少83%、78%和73%。
上游來沙的大幅減少,使長江中下游河道發生了長距離的明顯沖刷,河道沖刷導致岸坡變陡,使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頻度和強度增加。
資料表明,三峽水庫自2003年蓄水以來,壩下游河道沖刷主要發生在宜昌至城陵磯河段,全程沖刷已發展到湖口以下,沖刷的速度和范圍大于論證階段的預計,但河勢總體上尚未發生巨大變化。崩岸大部分仍發生在蓄水前的原崩岸段和險工段。由于護岸工程在1998年大洪水以后不斷興建和加固,加之在發生崩岸時及時搶護,故三峽工程蓄水以來長江的中下游堤防未發生重大險情。今后通過加強河道監測,可以保證堤防安全。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