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子先:建筑要說話
發布時間:2013-08-12 新聞來源:一覽設計英才網
“建筑的聲音不屬于作為建筑師的我,而是在作品誕生之前、誕生過程中和誕生之后所有因素的集合。我們所做的,是給這些隱秘的故事一個渠道,讓人們有機會來發現它們。”
——建筑師溫子先
溫子先:出生于臺灣,幼時移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碩士、清華大學建筑博士。2008年加入Aedas(凱達),擔任設計總監、執行董事。
Q=馬生泓
A=溫子先
當下的全球化和中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正在迅速地改變著我們所處的環境,甚至改變著我們自身,建筑也難免隨波逐流。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位建筑師都想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建筑。如今的建筑早已不是單純的功能性器物,作為建筑師,想要呈現的更多的是一種語義上的內涵,讓每一棟建筑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與使用者交流,這聲音或雄渾,或淺吟,或高貴,或純樸。
“建筑要說話。”這也是溫子先一再強調的。
從說故事開始
Q:近期讀到您的一本書,這本書中收錄的24個項目是您對20年職業生涯的梳理,在每一個項目之前都有一個比較意象的東西來引出這個項目后面的具體的陳述。您似乎是在講故事,而且把這些故事分成了三大類——無機物的故事、生物的故事和人類的故事。為什么要以“故事”作為中心詞?
A:我以前研究過很多建筑歷史,其實古代建筑都是在講故事的,不管是中國建筑還是西方建筑。比如羅馬建筑物上的雕塑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有一定的來源,那個來源實際上跟我們探討的人文、歷史或者地理都有關,中國建筑也一樣。
當代建筑非常缺少這種內涵,所以這些年我自己做設計的時候就非常關注怎么樣給新的建筑增加內涵的豐富度。做建筑不只是在蓋房子,建筑本身要帶有一定的涵義,從某個方面來說,它一定是在說一個故事。設計一定要跟這個地方的使用者或環境發生關系,只有這樣,這個建筑才是屬于這個地方的。
我8歲離開臺灣去美國。都說臺灣把我們中國的歷史保留得非常好,但因為我個人背景的原因,我看歷史的角度會有所不同,我看歷史一定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仿造我們之前所有的東西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對于建筑設計也是如此,從一個新的角度、現代人的角度去看,我們可以做出非常有意思的建筑。不是在仿造歷史,當然也不是從西方搬來一個新的東西,而是把這些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新的屬于這個地方和這個時代的建筑。
Q:這本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西交利物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在蘇州合作創立)的行政信息樓,在這里面您用了一個我們在蘇州經常見的東西即太湖石,為什么要以它作為故事的引子?當時做這個項目時是一個什么樣的具體情況?
A:西交利物浦大學的主樓現在剛建完,當時是一個國際競賽,找了7家國際非常有名的事務所來競標。甲方投標的時候希望這棟樓除了滿足使用功能以外,還可以成為一個學術的識別標志,不要只是一個從國外搬來的建筑放在蘇州。這棟樓有4個功能需求:行政室、校長室、圖書館和學生活動中心,當時其他投標的方案都做了4棟樓或3棟樓。我們的概念是怎么樣把這4個功能容納到一個現代的建筑中并且彼此獨立,同時將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和地理環境的內容放在這個建筑里。
每次有新項目我都會在當地尋找靈感。當時我去蘇州園林參觀,發現湖邊特有的太湖石經過多年風雨侵蝕,展現出不同姿態。古時文人很喜歡觀賞太湖石,因此它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被譽為“知識之石”,英文名叫Scholar Stone,不但極具當地特色,又與學術涵義緊密相連。而且觀察這個石頭你會發現,它的孔洞里住著很多生物,蟲子或者植物等,實際上它提供了一個冬暖夏涼的非常生態的環境。我們把這個石頭放大,做成切片,可以看到外面、里面,還有中間的空間。
以太湖石為創作靈感,我們保留其內部錯綜復雜的孔洞,將建筑設計為具采光、通風功能的生態空間,外部切割成四方體塊狀。在一棟樓里面,剛好空的洞就把這4個功能分開了。這棟房子跟我們一般的房子不太一樣,它的室外空間會進入到整個建筑內部。就是說,你進到樓里面會發現你實際上在外面,好像你去蘇州園林,進了一個園林的院子發現你是在外面,當然它是立體的。這棟樓是大學校園里一個非常抽象的、代表中國的建筑,有著非常深刻的內涵,這個內涵屬于它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以及它的歷史和文化。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