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千城一面 決策者非建筑師
發布時間:2013-08-19 新聞來源:人民網
目前城市居民小區已成為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產品,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難覓心靈歸宿
對于建筑師,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都是業主。在這個行業里,建筑師們的話語權有限
建筑設計是為人服務的,設計者應站在公眾的角度,多些人文關懷,以是否宜居為標準
近30年,中國建筑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特別是近10年,大體量、超高層的新特建筑在各個城市拔地而起。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負效應。作為城市面貌與靈魂的塑造者,中國建筑師該如何作為?在18日召開的首屆中國地產設計創新論壇上,業內人士就此展開了討論。
體制障礙
“我們的城市建設不是規劃師說了算,而是市長說了算”
無論走到哪個城市,全是清一色的大高樓、霓虹燈、寬馬路,并配有所謂的中央商務區。與此同時,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古建筑群卻在毀滅性消失。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我國有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其中很多是被各類建設行為毀掉的。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庫門……這些傳統建筑越來越少,倒是山寨型的標志性建筑比比皆是,歐陸風情大行其道,導致城市個性丟失、品位低下。”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直言,目前城市居民小區已成為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產品,城市特色難以尋覓。“我們的人均住房面積提高了,卻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與傳統,難覓心靈的歸宿。”
面對城市“千城一面”的尷尬,作為城市面貌與靈魂塑造者的中國建筑師們,似乎難辭其咎。早在2004年,我國就有4.1萬名注冊建筑師,從業人群規模相當可觀。然而,在當代中國,建筑師們有充分的話語權嗎?
對于建筑師,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才是“業主”。在這個資源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里,作為乙方的建筑師們,話語權有限。這從設計費占項目總產值的比重可見一斑。據天津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筑師趙春水透露,在國外,建筑設計費至少是整個工程造價的5%,而我們設計費標準普遍較低。“房子賣2000元一平方米時,設計費是十幾元;賣兩萬一平方米時,設計費只提高到二三十元,而且還要求提供從前期策劃到后期服務的一條龍、24小時服務。”
“我們的城市建設不是規劃師說了算,而是市長說了算。這是造成‘千村一面'、‘千城一面'的非常大的體制原因。”喬潤令說。建筑圈也有類似的自嘲,“城市建筑長成什么樣,市長說了算,開發商算了說,建筑師只能是算說了。”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