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古建筑為何備受矚目
發布時間:2013-07-15 新聞來源:一覽設計英才網
前不久,香港演員成龍欲捐徽派古建筑給新加坡一所大學,引起社會各界熱議。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成龍有意向將6棟徽派古宅捐給黃山市,再次引發公眾對徽州古建筑保護的關注。
黃山市的前身是徽州地區,這里是徽文化的發祥地,也是徽派建筑的故鄉。記者近日在黃山市采訪時了解到,此事之所以吸引眼球,除了成龍的明星效應外,還有籠罩在徽派古建筑身上的諸多光環。
古徽州的“標識”
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地區、江西婺源的古徽州區域以及浙江淳安、江西浮梁等毗鄰地區,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據第三次文物普查統計,黃山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點8032處,占全省的32%,其中皖南古民居6264幢,有669幢列入世界遺產地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許多游客都認為,看到馬頭墻就到了古徽州。 ”黃山市建筑設計院院長洪祖根介紹,徽州民居受徽州文化傳統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建筑獨具一格,其中粉墻、黛瓦、馬頭墻以及磚木石雕、高脊飛檐、曲徑回廊、亭臺樓榭等和諧組合,構成徽派建筑的基調。
洪祖根介紹,徽州古建筑一直以來受人追捧,主要體現在其自身價值上:一是用材考究,比如有的建筑采用長達6.7米、高1米多、寬80厘米的整塊大木料作月梁,有的建筑用整根圓周2.3米、高7.8米的大木料作廳柱,有的建筑開鑿出10米多長、5米多寬的整塊大石板作臺階,還有的建筑大量采用名貴木材,這些用材如今已不多見,本身價值不菲;二是裝飾精美,徽派建筑廣泛采用磚、木、石“三雕”,表現內容廣泛,雕刻手法多樣,比如有的木雕鏤空層次多達十余層,濃縮亭臺樓榭、樹木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蟲魚于一體,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玲瓏剔透、栩栩如生,顯示出精湛的雕刻藝術;三是結構獨特,磚木結構的徽派古建筑大多“先起屋架后封墻”,有的整幢建筑木結構不用一個釘子,全部用榫頭連接。
徽州人的“名片”
徽商是中國十大商幫之一,鼎盛時期曾經占有全國總資產的七分之四,有“無徽不成鎮”之說。黃山學院徽州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兆明介紹,明朝中葉以后,徽商崛起雄踞中國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紛紛將大量資本帶回家鄉,其中重要的一項投入就是大興土木,修祠堂、建宅第、造園林、豎牌坊、架橋梁、蓋路亭。
國家特許一級注冊建筑師、徽派古建專家程極悅介紹,古徽州歷來重教崇文,徽商有“賈而好儒”的特點,他們求理于建筑,寄情于房舍,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對住宅布局、結構、內部裝飾、廳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漸形成風格獨特的建筑體系,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由于徽商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促進了徽派建筑廣泛流傳、名聲大噪。從某種意義上說,徽派建筑就是徽州人的名片,人們從建筑規模、結構、裝飾等方面,不難看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通常來說,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越高,房子被后人保存下來的概率就越大,其價值也越高。 ”徽州區呈坎靈山旅游公司董事長方順來認為,徽州古民居是全國七大古民居建筑群之一,許多保存下來的老房子,其價值根本無法衡量。比如有的老房子中一件“三雕”構件,其價值足以超過現在蓋一幢新房子所花的費用。
徽文化的“符號”
“徽派古民居既是徽州人安身立命的建筑物,更是徽文化的承載體和活化石,其巧妙的構思設計、精湛的建筑工藝、科學的環保意識,融美觀與實用于一體,在世界建筑藝術與建筑文化史上獨樹一幟。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劉伯山介紹,1999年,黟縣西遞、宏村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這是全球首次把古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0年后,徽州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作為“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的子項目,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黃山市城建設計院院長陳繼騰介紹,徽派建筑之所以歷久彌香、受人追捧,不僅因為它是我國農耕文明社會后期較為成熟的一大傳統建筑樣式,更重要的是,它蘊含了徽文化精華,讓人們在賞心悅目之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比如,徽派古民居中的“天井”,既滿足了通風、透光、排水的居家需求,又通過“四水歸堂”設計,取意“肥水不外流”,體現人們聚財思富的美好憧憬。
“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徜徉在黃山古村落,隨處可見的這些楹聯以及不經意間發現的種種文化烙印,無不折射出徽州古建筑豐富而深邃的人文內涵。在宏村承志堂,前廳的兩個側門上方都別出心裁地雕了一個“商”字形圖案。當地人告訴記者,這圖案像倒掛的元寶,寓意“財源滾滾”。同時,古時商人的地位在三教九流之外,房子的主人心有不平便想出此策: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到我家來都要從我“商人”的腳下經過。
采訪中,許多業內人士都表示,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傳統建筑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需要大家共同保護和傳承,萬萬不能隨意糟蹋和丟棄。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