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博園的改造:“廢”地不廢
發布時間:2013-09-09 新聞來源:一覽監理英才網
第9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以下簡稱園博會)已開幕數月,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八方游客。記者不久前也游覽了園博園,進入園區,綠樹花草映入眼簾,視野所及之處均可見山坡綿延、流水潺潺,風格各異的園林錯落有致點綴其間,宛如鬧市中的一片“桃花源”。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里3年前還是一片廢棄河灘地,是北京城南最大的建筑垃圾填埋場,如今脫胎換骨,成為面積2倍于頤和園的首都新園林。是系統的生態修復,使垃圾場實現了“華麗轉身”,這種讓城市廢棄地得到重生的景觀設計方式也與園博園一起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經有一名中國攝影師拍攝了一組題為“垃圾圍城”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很大反響。鏡頭里,遍布于北京周邊的一座座垃圾場儼然變成首都的“七環”,不僅影響了城市景觀,而且污染著環境,令人觸目驚心。“垃圾圍城”現象是全球城市發展中面臨的共同難題。如何對城市廢棄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生態恢復和景觀設計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點,也是市政環境治理的重要任務,對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城市的健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垃圾場的“重生”
據第9屆園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強健介紹,2009年豐臺區代表北京市開始申辦園博會時有2個選址方案。一個是位于長辛店鎮東河沿村的一片山地,這個地方植被茂密,位于北宮國家森林公園沿線生態帶上,符合常規園博會選址的要求;還有一個方案是位于永定河西岸的一片垃圾填埋場,環境臟亂。2個方案比起來,顯然在垃圾場上建設園博園的難度要大很多。但是從另一方面考慮,在這個地方建園,將徹底改變周邊區域的生態環境,加快長辛店北部地區市政、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而且更能體現園博會進行生態修復、傳播園林文化和生態環保理念、推動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辦會宗旨。經過國家住建部、市區有關領導以及相關專家認真研究后,最終選擇了第2個方案。
如今,這片140公頃的垃圾填埋場實現了“華麗轉身”,共種植有喬木、灌木400萬株,成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北京新“綠肺”。其中,錦繡谷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生態修復典范工程。這里在高峰時曾聚集了2000多名拾荒者,至園博會籌建前仍保留著一個面積約10公頃、深達30米的大沙坑。經過設計師的巧思和工人的辛勤勞動,克服了資金、技術上的難題,這個昔日的垃圾場被改造成下沉式景觀花園。錦繡谷里還用豐富的造型手段還原了舊“燕京八景”的秀美景色,與對面的北京園交相輝映。“整個建園過程貫穿了‘低碳環保、生態修復’的理念,包括雨水的應用,我們建了雨水花園,所有的雨水都可以循環利用;整個園子里的垃圾,包括建筑垃圾、生產垃圾等全部都回收利用,制成肥料,再回到地里面去。”強健說。
北京園博園的新思路,有著明顯的啟發效應。據悉,將于2015年在武漢舉辦的第10屆園博會,園址也選設在一處大型生活垃圾場。
生態修復的“神來之筆”
生態修復一詞可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但將它作為生態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系統研究,是從1980年Cairns主編的《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一書出版以后才開始的。30多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但都強調“恢復和發展”,即將原來受到干擾或者損害的系統恢復后使其可持續發展,并為人類持續利用。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在城市生態修復方面有著多年實踐,并嘗試展示一種新的美學——建立在生態與環境倫理基礎上的美學。“城市中的廢棄地往往成為城市污水、垃圾的聚集地,是衛生的死角,也是疾病的滋生地。通常人們習慣于排除污水、硬化地面,種觀賞花木以改變環境。生態城市主義理論和新的美學觀,為我們處理這樣的城市廢棄地提供了新的視角。”俞孔堅說。
俞孔堅設計的橋園公園是天津市首個濕地公園,也是首個獲得世界建筑節“全球最佳景觀獎”的中國城市公園。這里原為打靶場,場地低洼,有魚塘若干;地面建筑物已被拆除,殘留楊、柳樹若干;場地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鹽堿非常嚴重。
對于這樣一個城市廢棄地,為了開啟自然過程,讓自然系統做功,形成一個無需更多能源與資源投入、可以自我進化、滿足使用者審美與游憩需求的地域性景觀,俞孔堅及他的團隊首先對場地進行了生境設計。“通過地形設計,形成深淺不一的洼地,將場地雨水全部收集進洼地。每個洼地都有不同的標高,海拔高差變化以10厘米為單位,有深有淺。有深水泡,水深達1.5米,直接與地下水相連;有淺水泡,有季節性的水泡,還有的在山丘之上,形成旱生洼地。它們形成不同水分和鹽堿條件的生境,適宜不同植物群落的生長。在營造地形的過程中,場地的生活垃圾就地利用,用于地形改造。”
“其次是群落設計。群落的形成從種子開始,種子的選擇是設計師根據地域景觀進行調查、 取樣配制,應用適者生存的原理,形成適應性植物群落。這些群落是動態的,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初始生境不能滿足某些植物的生長,這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逐漸被淘汰;另一方面,一些沒有經過人工播種的鄉土植物,通過各種媒介不斷進入多樣化的生境,成為群落的有機組成部分。”
設計師在修復的自然生態本底上,引入步道系統和休息場所。團狀林木種群在水泡之間配置,以當地最為強勢的柳樹作為基調樹種;多個洼地和水泡內都有一個平臺,伸入群落內部,使人有貼 近群落體驗的機會;洼地和水泡間的游步道連接成網,雨水自然流入水泡之中。
昔日的一塊臟亂差的城市廢棄地,在很短時間內經過簡單的生態修復工程,成為具有雨洪蓄留、鄉土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與審美教育等多重功能的生態型公園,且造價低廉、管理成本很低。這是對傳統奇花異草式觀賞園林的批判和背叛,也是生態城市主義光明前景的昭示。
改造的目的,并非掩飾歷史
變廢為寶的過程并不容易,有時候需要在利益和公益之間作出抉擇。建住宅,能賣個好價錢,賺錢不少;而建成公園或者公益性場地,則對未來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有很大好處。這種“廢地重生”的理念不僅僅適用于垃圾填埋場,也適用于城市一些老舊企業的搬遷以及老工業區的改造。
彼得·拉茨作為參與本屆園博園規劃設計的3位世界級景觀設計大師之一,其代表作品德國北杜伊斯堡公園被稱為后工業景觀公園的典范。對于百年老鋼廠A.G.Tyssen的利用,設計小組面臨的最關鍵問題是這些工廠遺留下來的東西,比如龐大的建筑和貨棚、礦渣堆、煙囪、鼓風爐、鐵路、橋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機等,能否真正成為公園建造的基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怎樣使這些已經無用的構筑物融入今天的生活和公園的景觀之中。拉茨的設計思想理性而清晰,他要用生態的手段處理這片破碎的地段。
首先,上述工廠中的構筑物都予以保留,部分構筑物被賦予了新的使用功能。高爐等工業設施可以讓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廢棄的高架鐵路可改造成為公園中的游步道,工廠中的一些鐵架可成為攀緣植物的支架,高高的混凝土墻體可成為攀巖訓練場……公園的處理方法不是努力掩飾這些破碎的景觀,而是尋求對這些舊有的景觀結構和要素的重新解釋。
其次,工廠中的植被甚至荒草均得以保留,原有的廢棄材料也得到盡可能的利用。在這里,水可以循環利用,污水被處理,雨水被收集,引至工廠中原有的冷卻槽和沉淀池,經澄清過濾后,流入埃姆舍河。拉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工廠的歷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廢料”塑造公園景觀,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新材料的需求,減少對生產材料所需能源的索取。
北杜伊斯堡風景公園今天的生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公園的含義與作用。事實也證明,對城市廢棄地進行生態修復及景觀可持續設計,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形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將符號、場景、實物和空間景觀化,并將人、城市、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人與環境的和諧。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